|
|
|
|
浅析我国电子天平行业发展 |
点击次数:1642 更新时间:2013-01-21 |
|
我国电子天平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末,早期产品是仿制进口天平,八十年代初期,上海天平仪器厂和沈阳天平厂、常熟衡器厂及湘仪天平厂等主要厂家都已开始研制电子天平或仿制国外早期产品,但是由于技术不成熟,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天平行业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电子天平的生产技术,搞SKD散件组装,积累了一定经验,然后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其产品、技术,进行国产化研究,应用微处理器控制技术,重点攻关电磁力传感器制造技术,使我国的电子天平产品在普通称量领域快速地跟上了*水平。在九十年代初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生产的规模,如上海天平厂、沈阳龙腾公司、常熟衡器厂、湘仪天平厂等,已经能批量地生产电子天平并销往国内市场。生产的电子天平称量范围从100g/0.1mg到50Kg/1g。丹佛天平到二十一世纪近八年时间中,中国电子天平行业新厂不断涌现,随着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电子天平行业的生产能力已达到较大规模,供应国内市场并出口到市场。 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优先任务。 首先,从当今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发展的趋势;具体来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食品及医药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凸显,都为在制造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质量监督检疫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仪器仪表提供了机遇。 其次,十二五期间,国内仪器仪表电子天平技术的显著提高,致使部分国外*逐步被国内市场取代,增加了国产仪器仪表电子天平的*。 第三,中国市场对于仪器仪表的需求使得许多跨国公司十分重视中国市场这块蛋糕,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从此前需要进口的产品转化为本土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仪器仪表电子天平行业的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GDP年均增长为13.2%,而仪器仪表行业却实现了年均28%的超高速增幅,确实让仪表人十分欣喜。仪器仪表电子天平行业之所以能如此快速的发展,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两化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各个经济领域对自动化的需求,从而也带来了仪器仪表产业的繁荣。 随着当前电子天平产品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电子天平产品要想更多地打入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有水平的产品做保障。我们经过努力是可以缩小期间的差距的,可以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研究。 开发全自动校准天平,全自动校准天平可以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下保证称量的准确性,消除天平由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引起的测量误差,当称量误差大时或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及时修正校准来保证天平的性能。 |
|
|
|
|